2019年2月21-22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中国通信学会联合主办的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智联赋能 融通创新”,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出席并致辞,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周济院士、副主任邬贺铨院士,工业互联网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专家代表,中央网信办以及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成员单位代表出席。航天科工、海尔、华为、华能集团、TCL、360、等近200名企业代表、专家分享工业互联网应用实践、全方位展示工业互联网最新发展成效。
近几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加快,从概念的普及进入了实践的生根阶段。苗圩部长指出,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突出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是应用面向多领域在拓展,工业互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石油石化、钢铁冶金、家电服装、机械、能源等行业,网络化的协同,服务型的制造,个性化的定制等新模式、新业态在蓬勃兴起。助力企业提升质量和效益,并不断催生出新的增长点。
二是体系建设在全方位地推进,窄带物联网实现了县级以上地区的全覆盖,IPv6改造基本完成,标识解析体系,五大国家顶级节点,十个行业和区域的二级节点初步建立。国内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总数超过了50家,重点平台平均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了59万台。工业的APP创新步伐也在明显地加快,我们还建立了国家、省和企业三级的安全监测平台的系统,正在同步地加快建设。
三是生态的构建呈现出多层次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员数量突破了1000家,与美欧日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组织在技术创新、标准对接等方面开展了深度的合作,这些都引领着跨界行业的企业深度协同突破。
苗部长指出,未来要重点要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技术创新,培育持久的动力。我国企业集成创新的能力较强。但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还有待加强,特别是原创性技术的突破还不多。引导和支持企业在原始创新上狠下功夫,练好内功。
二是完善三大体系,涵养产业的生态
三是要坚持需求导向,促进协调发展。要紧紧围绕打造解决企业痛点的特色整体解决方案,支持鼓励相关的企业发展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协调发展。
四是丰富资源要素,筑牢产业的根基。一定要遵循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规律,向智能制造迈进,我们要通过大数据的应用,带来工业企业效率的大幅度地提升。另外,要不断地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加大对人才应用的激励,鼓励支持人才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五是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的空间。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阐述了工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不同的场景特点,及工业互联网对ICT技术提出的新挑战。
第一是个性化的差异。消费互联网尽管面向十多亿的网民,但是是共性的,而工业互联网的不同企业都是个性的,企业内网连接的设备多种多样,标准化难度很大。
第二是门槛高。工业互联网涉及的生产设备多种多样,业务链条长、模型复杂,不仅仅需要提供产品,还需要提供解决方案。
第三是工业互联网在性能上有更高的要求,快速响应、可靠性、安全性,同时工业互联网资本需求比较大。
因为有这些差异,发展工业互联网不能照搬商业互联网平台的思路。工业互联网需要更多的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支持,以实体经济的企业为主体,整个生态也不一样。消费互联网依靠手机,靠IOS和安卓操作系统,能构建一个APPSTORE的平台,能够开放的第三方APP,而工业互联网缺乏类似的平台和工业APP,所以多数企业感觉到,工业互联网看不清、摸不着、叫得响、热得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企业发言环节,本次峰会上,各企业围绕5G、大数据应用、AI等场景应用展开了激烈讨论。华为、联通、电信等通讯运营商,积极布局5G;航天云网继续在平台规模上做大做强,已经与20多个省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协同打造区域工业云加行业工业云发展的模式;海尔在60个细分行业,6大区域搭建了12个示范基地,服务超过4.3万家企业,定制量超过了7200多万台,连接的设备超过了2600多万台。大企业大平台继续在走政企合作,跑马圈地的道路上。
同时,一些创业型公司以务实的场景应用也开始展露身手,通过和消费互联网平台的差异化,及由此探索的差异化打法,思考工业互联网平台如何回归商业价值本质。大家不约而同的提出,敬畏工业现场,如何更好的帮现场OT解决问题等。
TCL格创东智,以生产经理的视角,阐述了在实施智能制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和挑战,在企业实施AI应用的过程中,除了技术融合的问题,要更好的通过工业互联网实施智能制造,需要在项目组织上、企业流程、企业组织上对应的有改变,才能改变IT和OT工程师的作业方式。
徐工集团CIO,徐工信息CEO张启亮
徐工信息提出,及时停止来自IT的自嗨,基于企业场景,解决企业问题和痛点的应用才是王道。
360企业安全集团副总裁左英男,鲜明的提出了解决工业互联网安全的四个新。第一是应用新战术,以零信任安全架构来重新规划互联网的安全体系和部署网络安全相关的防护设备 。第二是提升新战力,把数据驱动安全的理念,应用在工业互联网场景。特别是大型的制造企业,关键基础设施的工业企业,要构建多级的安全平台,提升新战力,建立安全监测平台,提升我们工业安全的态势感知能力。第三叫做新战具,第三代“查行为”从工业主机防护开始,有效地去解决最新的攻击技术。第四个新是锤炼新战法,依靠人和机器协同作战,来动态地解决我们工业互联网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工业互联网企业应用发展中心